四川少妇高潮|亚洲成年人影视|黑料不打烊吃瓜爆料反差婊|欧美激情一区二区三区视频高清

合肥文博會讓非遺大放異彩

日期:2015-09-18  點擊:1259  屬于:本館快報

 

 

 

      合肥文博會向來不忘肩負的社會責任與使命――不遺余力地為傳統文化、安徽文化鼓與呼。非物質文化遺產作為傳統文化之精粹,一向為合肥文博會所重視,今年也是如此。
      合肥非遺傳承人將組團參展
      合肥非物質文化遺產源遠流長,資源豐富多彩,種類異彩紛呈。“近年來,我市普查并成功申報了一大批優秀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成果,涵蓋十大類非遺項目。其中,國家級非遺4項,省級非遺15項,市級非遺87項。此次,我們精挑細選了近20個非遺項目參加合肥文博會,比去年多了不少。一方面,向全國游客展示合肥的非遺成果和深厚的文化積淀;另一方面,也希望借這樣一個平臺,讓我市非遺傳承人與其他省市的非遺傳承人交流溝通,互取所長。”市非遺保護中心副主任王進雨介紹說。
      紅豆、綠豆、糯米、小米……這些植物種子除了食用,還有什么用途?市非遺傳承人張莉用巧手和創意讓它們組成了一幅幅山水畫、人物畫、卡通畫。“我用的都是經過防腐處理的五谷雜糧,利用它們原本的色彩、質感和光澤進行創作,最終拼貼成畫。從每次展示的效果看,市民還是很喜歡的。”張莉告訴記者。此次張莉將攜一幅長約1.4米的大幅作品《芳艷絕倫》和若干小作品亮相文博會。

      葫蘆是中華民族最原始的吉祥物之一。去年,非遺項目葫蘆烙畫在非遺展區十分搶眼,而今年另一種以葫蘆為創作原料的非遺項目――葫蘆雕畫將現身文博會。據該項目傳承人姚瑤介紹,葫蘆諧音“護祿”“福祿”,通過在其上進行雕刻和繪畫,烘托出喜慶祥和的氛圍。她將帶著這段時間創作的作品參加文博會,讓市民近距離感受葫蘆雕畫的魅力。

      宣扇歷經76道工序打磨而成
      合肥文博會為非遺項目開辟展區,不僅邀請本土的非遺項目參展,也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的國家級、省級非遺項目前來展出展示。去年,曹氏香包、紡織、蝴蝶畫、傳統剪紙等非遺產品引得眾多游客掏腰包購買回家賞玩。今年的合肥文博會也將有省內外的知名非遺項目參展,宣城的宣扇就是其中之一。折扇起源于中國,宣扇作為折扇的一種,產生于宋代。“宣扇制作考究,工藝繁雜,每一把宣扇至少要歷經76道工序。宣扇的扇面均為宣城優質宣紙及上等絲綢,而扇骨選材也十分講究,竹扇骨需取材五年以上的竹子,木扇骨則需要取材于生長50年以上的名貴樹木。”安徽艾蘭竹木工藝制作品有限公司負責人羅亞蘭介紹。該公司的前身為建于清咸豐元年的洪林黃氏宣扇扇莊,羅亞蘭已是宣扇的第五代傳人。

      宣扇的扇面講究“滑”,宣扇技師們流傳下來這樣一句話:“骨過手如絲,過臉如油”,由此可見宣扇制作工藝之高之精。羅亞蘭告訴記者,宣扇遠銷歐美、東亞、東南亞、中東、南美等區域。在國內曾獲第八屆國際旅游博覽會金獎、第十一屆深圳文博會銀獎等。本屆文博會上,羅亞蘭將帶著宣扇精品與合肥市民見面。她笑著說:“我們來參展重在展示宣扇文化,銷售倒在其次,所以價格會非常親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