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下午,2017年度合肥市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活動正式啟動。合肥市文廣新局、合肥市文化館、合肥市非遺保護中心走進長豐縣吳山鎮,為廣大農民群眾送文化、送非遺,讓老百姓暢享優秀傳統文化發展成果。
木版水印、鐵字、棕編、葫蘆雕刻、中醫膏藥、糖畫……這些優秀非物質文化遺產絕活在活動現場一亮相,就吸引了大批群眾前來觀看。非遺傳承人王澤龍說,他從事了近40年的木版水印工作,和傳統機器印刷不同的是,木版水印這種純手工印刷工藝以筆、刀、國畫顏料、水等材料為基礎工具,以追求復原傳統書畫的藝術形態、筆墨、神采為目的,更為美觀、協調。“完成好一幅作品非常耗費時間,需要經歷勾、刻、印等多道基本工藝程序。”
清介堂膏藥展臺前圍滿了不少老年人,大多詢問關節頸椎等方面的問題。傳承人胡來仙介紹道:膏藥創始于1807年,為江淮清介堂胡氏祖傳老膏藥店秘制,由五十八味名貴中藥組成,具有祛風止痛、化痞除瘀、舒筋活血等功效。在場群眾對傳統中醫的神奇功效贊嘆不已。
“我們這次組織了數十位非遺傳承人為當地百姓帶來非遺手工藝品的展示,把本土優秀的非遺項目向當地老百姓作宣傳推薦,讓優秀傳統文化彌漫鄉里、浸潤鄉村。”市文化館館長楊晨表示,文化館今年還將舉辦非遺培訓班,在線接受市民報名,學員可在文化館專業老師輔導下,免費學習藝術課程、培養藝術修養、提升藝術技能,享受優秀傳統文化帶來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