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民俗資源豐厚,擁有數量眾多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省人大代表薛冰建議,建設安徽省民俗和非物質文化遺產博物館。省文化廳回應,已將建設省非遺館列入“十三五”規劃。
目前,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上,我省已分兩批公布了68個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習基地和19個傳習所,為眾多非遺項目搭建了保護傳承的平臺。在生產性保護示范基地建設上,我省共有中國宣紙集團、績溪胡開文墨業有限公司、徽州竹藝軒雕刻有限公司等3家單位被文化部命名為國家級非遺生產性保護示范基地。在非遺類博物館場所建設上,我省有各類專題博物館、民俗博物館、專題展示廳共約313個,如中國黃梅戲博物館、中國宣紙博物館、淮南市淮河民俗風情博物館、安慶市岳西縣民俗博物館等。
省文化廳透露,我省將做好省非遺館的策劃、論證和實施工作,盡快爭取發改委立項。對各市及有關單位非遺博物館建設,我省也將制定政策,提供資金扶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