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少妇高潮|亚洲成年人影视|黑料不打烊吃瓜爆料反差婊|欧美激情一区二区三区视频高清

合肥各地特色傳統文化:花船隊 打連廂 鼓書 一個比一個精彩

日期:2016-06-01  點擊:2345  屬于:非物質文化遺產

 

 

經典優秀的中國傳統文化是祖先留給我們的寶貴財富,學習這些優秀的中國傳統文化不僅可以提供豐富的精神食糧,促進人的成長,還可以促進社會和諧,讓我們身邊充滿關愛、尊敬、智慧、幸福。走訪合肥我們可以發現,花船隊、打連廂、鼓書等特色傳統文化正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散發出迷人的魅力,它讓我們的生活更加美好。

  店埠鎮花船隊的別樣精彩

  店埠鎮花船隊成立于2006年10月。花船始源于明朝時代,每年在農歷正月十五至農歷二月初二為玩燈期,正月十三晚為試燈。形式為踩街竄巷進行表演,預示來年五谷豐登、人壽年豐。花船隊為什么配備“五馬”和花船一起玩耍?該典故講述的是三國時期,關羽、張飛、趙云、黃忠、馬超,五位虎將騎著戰馬英勇奮戰大破曹操取得勝利百姓予以慶祝。新時期安徽滁州地區、合肥肥東每年農歷正月十五有民間藝人,把燈具扎成五匹馬,5人身上套上草馬,扮演英雄的角色,手持馬鞭,催馬穿流走動,領船人領唱戰績歌曲《花船小調》,該表現形式深受廣大群眾的喜愛。

  2013年中央農業頻道在肥東縣包公鎮拍攝農民春晚,上述活動參加人員有80多人,此次演出獲得了各級領導的表揚和鼓勵。

  吳山鐵字文化進社區

  “吳山鐵字”是安徽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發源于長豐縣吳山鎮,距今已有百余年歷史。其制作工藝是將紙墨書法與鐵藝制作融合,以錘代筆,以鐵代墨,敲鐵成字,手工冷鍛等30多道工序。先后有數百件精品被選為國禮饋贈世界各國。吳山鎮充分利用這一傳統文化資源,走進社區開展專題理論講座、手工制作技藝培訓和作品展覽活動,組織社區鐵字愛好者現場參觀學習,讓“吳山鐵字”這項非物質文化遺產從“手口相傳”走向實踐與理論并重的傳承民族絕技的新途徑。

  中廟地方傳統文化打連廂

  打連廂為巢湖中廟地方傳統文化,失傳已久,為發掘、弘揚、繼承這一地方傳統特色文化,中廟街道充分利用民間資源,尋找民間藝人和熱心于連廂活動的群眾,調動他們的積極性,組織一批群眾學習打連廂,極大的豐富了廣大居民的業余生活文化。

  同時,為把這傳統文化以文字形式記錄下來,中廟街道還特意邀請了出生于中廟的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袁其順作詞作曲,袁其順老師根據民間流傳的唱法,結合中廟地方實際,在繼承傳統同時,加入了新的內容編詞作曲,名為《霸王鞭》。《霸王鞭》以其獨特的傳統舞蹈和民間唱法,一上演便受到廣大音樂界人士好評和群眾的喜愛,該節目不僅在中黃淮艿降鋇厝褐詰幕隊一故苧渭映埠⒑戲省⒒粕降鵲鼗閶蕁4蛄崳幕疃喚齜岣渙巳褐詰木襠睿羌壇瀉禿胙锪舜澄幕

  龍騰泉鄉譽江淮

  舉辦龍燈會是項傳統的民間藝術,龍燈會當天,家家張燈結彩,設香案,放鞭炮接燈。舞龍現場,鑼鼓喧天,人山人海,熱鬧非凡。湯池龍燈聞名遐邇,譽滿江淮。2015年12月,湯池鎮社區學習中心正式成立龍燈會和男人舞龍隊各一支。節日期間,盛會之際,舞龍隊游走在廣場、街道、社區鄉野,深受群眾歡迎和喜愛。

  非遺傳人馬云成的鼓書人生

  一個大鼓、一個鼓槌、一個快板,一個人的舞臺上,鼓聲一響,臺下一片寂靜,頓時讓聽眾身臨其境。安徽大鼓這個在合肥地區的古老戲曲形式已成功申報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到今天依然散發著自身獨有的魅力。

  馬云成,蜀山經濟開發區仰橋社區居民,師從柴派大鼓書傳人許峻峰名下,是安徽大鼓柴門派第四代傳人。十幾歲就開始登臺獻藝,是合肥地區有名的說書藝人之一。

  48年的相伴,讓馬老一天也離不開大鼓書。盡管在“文革”期間,說書被禁止了一段時間,馬云成依然摯愛著大鼓書,他在家刻苦鉆研新的段子,將一些樣板戲改成大鼓書的形式進行說唱。后來被肥西文化局發現,還參加了文藝慰問團,赴獨山慰問演出。上世紀80年代以后,馬老擔任了蜀山廬劇團導演、團長等職務。

  為了讓更多的觀眾喜愛大鼓書,馬云成充分繼承傳統鼓書的優勢,還結合當下自編自演了《計劃生育好》、《園區美景更燦爛》、《贊科學發展觀》等節目。現在,馬云成依舊活躍在文藝舞臺上。近幾年,他先后參加了合肥市組織的新春廟會、廣場廟會等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