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第十屆合肥文博會如期開展,在合肥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的展區內,來自我市的非遺大師們帶著他們的作品精彩亮相展會現場。
省級非遺“葫蘆烙畫”傳承人鄭小良的展臺上,大小不一的葫蘆上雕刻著各種精美圖案和文字,有的是動物、有的是山水、有的是人物,栩栩如生。鄭小良說,在葫蘆上烙畫,簡單點的只需十幾分鐘,可復雜的需要烙上好幾個月呢。
現場,王劍展示他的蛋雕作品。以刀為筆,以蛋作紙,這么些年來,王劍林林總總積累了大小作品五百余件。作品內容包羅萬象,涵蓋花鳥魚蟲歷史人文等。
吳山鐵字項目傳承人鄧之元帶來了他最新創作的十余幅新作,供現場市民欣賞。陶藝制作工坊里,李宏亮正在專心的教授市民們土陶的制作過程,零距離感受土陶成品的形成與蛻變。
據了解,在本次文博會600平米的合肥展區內,我市有近30個非遺項目參展,種類涵蓋了傳統美術、傳統技藝、曲藝以及傳統醫藥等,即有常態的泥塑、面人、糖人的現場操作,也帶來了土陶、船模、木雕的場景還原……。精彩的大師演繹,琳瑯滿目的非遺作品,吸引了大批市民駐足觀看。持續4天的合肥文博會,我市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受到了越來越多市民的了解和喜愛,為非遺的傳承和發展帶去了新的活力和支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