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上午,在中國非遺保護協會、安徽省非遺研究會、北京永新華韻文化產業投資集團的共同努力下,安徽非遺館落戶北京前門大街開館揭牌儀式在永新華韻會議中心隆重舉行。
文化部原副部長周和平、安徽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王翠鳳、安徽省人民政府副省長謝廣祥、中國非遺保護協會會長馬文輝、安徽省人大常委會原黨組副書記、副主任、安徽省非遺研究會會長臧世凱、安徽省政府副秘書長吳行、著名主持人周濤、永新華韻總裁張坤蘭等出席開館儀式并進行了揭牌。參加開館儀式的還有北京市文化部門、東城區、前門大街管委會等相關方面的領導,有來自安徽的非遺傳承人代表等,到會嘉賓共同見證了這一激動人心的時刻并參觀了展館。
揭牌儀式由永新華韻總裁張坤蘭女士主持,中國非遺保護協會會長馬文輝、安徽演藝集團黨委副書記、總經理,安徽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會副會長李梅梅分別致詞;徽州漆器制作工藝大師范福安作為傳承人代表在會上發言。
安徽非遺館位于前門大街77號,是百年天街前門步行街首家以非遺為主題、以地域為特色的手工制作藝術集合館。該館將融展覽銷售、活態演示、交流傳習等功能為一體,通過將豐富多彩的、融入百姓文化生活的安徽代表性非遺項目的集中展示,推動安徽非遺手工技藝更好地得以保護與傳承,同時為進一步打造非遺特色、充滿活力、多元功能的傳統文化消費體驗街區奠定重要基礎。
皖風徽韻,匠心巧藝,來自安徽省的歙硯、徽墨、宣紙、宣筆、粉彩箋、界首彩陶、阜陽剪紙、徽州木雕、家具、船模以及太平猴魁、六安瓜片等國家級、省級近20類代表性非遺項目進駐安徽非遺館,不僅展示匠心獨運的非遺作品和技藝,更有貼近生活的特色商品以及體驗、演示等活態交流項目逐步開展。在京城零公里、首都金名片的前門大街,下一步將“安徽非遺館”打造成為宣傳安徽非遺文化、推廣安徽非遺傳承人、展示安徽非遺產品的重要窗口,也將為助力非遺文化資源市場化商業模式的探索和實踐等方面發揮積極的作用。
安徽非遺館的開業,必將與古街前門的歷史文化相融相生,進一步推動傳統工藝的全面振興,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共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