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少妇高潮|亚洲成年人影视|黑料不打烊吃瓜爆料反差婊|欧美激情一区二区三区视频高清

安徽非遺文化閃耀長三角文博會

日期:2020-12-02  點擊:3761  屬于:非物質文化遺產

 

 11月19日,第三屆長三角國際文化產業博覽會在上海舉行,安徽省共組織了136家企業參展。在中央展館安徽區,16個地市分別展示了各自文化產業精品,其中非遺文化成為展會上備受關注的焦點。

 

  傳統非遺亮相文博

 

  1、在六安展廳,竹編、泥塑等傳統非遺吸引了眾多參觀者的目光。.JPG

  在六安展廳,竹編、泥塑等傳統非遺吸引了眾多參觀者的目光。

 

  2、在六安展廳,竹編、泥塑等傳統非遺吸引了眾多參觀者的目光。.JPG

  在六安展廳,竹編、泥塑等傳統非遺吸引了眾多參觀者的目光。

 

  文博會安徽展區,非遺文化占據“半壁江山”,精細的竹籃、小巧的竹盤,一件件竹編制品讓人愛不釋手,在六安展廳,竹編、泥塑等傳統非遺吸引了眾多參觀者的目光。“在我們大別山區,竹編已經有2000多年的歷史,家家戶戶都會編竹子。”據竹編展位負責人董銘介紹,過去山區人民靠竹編做一些生活用品,隨著竹編非遺的發展,現在已經有花器、包裝、文創等3000多個品種。

 

  “你看這個竹盤的工藝叫雪花穿,底部精細的編織了三四層,如一片片雪花一般,非常好看。”精美又實用成為傳統非遺柳編的新追求,在六安老區,它還是脫貧攻堅的重要“幫手”。據悉,竹編不需要強勞動力,殘疾人、老人在家里就能做,當地政府“因地制宜”發展該非遺產業,僅此一項,戶增收在一萬元左右。

 

  3、阜陽展區非遺文化產業.JPG

  阜陽展區非遺文化產業

 

  題材豐富、與時俱進是國家級非遺阜陽剪紙的特色,在阜陽展廳剪紙展區,以“王家壩精神”和“抗疫精神”為題材的剪紙作品引起了不少人的關注,據展區負責人肖淑勤介紹,阜陽剪紙題材從傳統的人物、傳統習俗到現在正在發生的事件,可以說是包羅萬象。“剪紙是一個藝術載體,它可以體現豐富的內容,是一項不斷創新的傳統技藝。”肖淑勤表示,通過文博會的平臺有利于讓更多的人了解這項非遺文化。

 

  千年歷史煥發新春

 

  5、在淮南展廳壽州窯陶瓷成為“明星”,這項興盛于隋唐的名窯曾以首創黃釉瓷而著稱于世, (1).JPG

  在淮南展廳壽州窯陶瓷成為“明星”,這項興盛于隋唐的名窯曾以首創黃釉瓷而著稱于世。

 

  遠看熠熠生輝,近觸溫潤如玉,在淮南展廳壽州窯陶瓷成為“明星”,這項興盛于隋唐的名窯曾以首創黃釉瓷而著稱于世,但卻被遺忘在歷史的長河里。近年來隨著淮南對非遺文化的重視,復活了這項技藝。“這是用淮河兩岸的草木灰,古法著色,做出來的瓷器。”展臺負責人許懷君告訴記者,這項前年技藝也在技術團隊的手上煥發了新的生命力,壽州窯研究團隊利用新的技術,從千米以下的煤礦深層取土,將器皿造型和文化元素融合,推出更多受市場歡迎的產品,目前壽州窯的年銷售額在600萬元左右。

 

  8、在池州展廳,又一項千年技藝引起了大家的關注――生漆夾.JPG

  在池州展廳,又一項千年技藝引起了大家的關注――生漆夾

 

  在池州展廳,又一項千年技藝引起了大家的關注――生漆夾,這項同樣興盛于唐代的技藝,是利用泥胎塑形,再用麻布和生漆在外一層層包裹形成塑殼,最后掏空泥胎,形成中空的夾漆器。“造型精巧,千年不變,而且很輕。”展臺負責人蔡向秋告訴記者,夾漆器在世界諸多大型的博物館都有展出。

 

  非遺文化推陳出新

 

  6、年輕的再芬黃梅藝術劇院演員江敏身著女駙馬扮相被參觀者團團圍住.JPG

  年輕的再芬黃梅藝術劇院演員江敏身著女駙馬扮相被參觀者團團圍住

 

  “為救李郎離家園,誰料皇榜中狀元……”一進安慶展廳,就響起黃梅戲《女駙馬》經典選段,唱腔婉轉動聽,這是安慶市帶來的黃梅戲文化展示,年輕的再芬黃梅藝術劇院演員江敏身著女駙馬扮相被參觀者團團圍住。“咱們展區太受歡迎了!”江敏告訴記者,從早上9點開館她就一直被參觀者圍著拍照合影,她表示,經典黃梅戲文化也并不僅僅在劇場內展示,走出劇場通過文博會的平臺把傳統非遺文化傳播出去,也是一種非常好的形式。

 

  在安慶展廳內,除了年輕的黃梅戲演員的表演,還有《女駙馬》動漫形象的展示,據悉,這是安慶市在黃梅戲經典IP上的創新探索,這個基于女駙馬故事的國風漫畫《女駙馬》已經在線上連載,吸引了不少“90后”“00后”年輕觀眾,讓黃梅戲“觸網”“出圈”。

 

  7、手工宣紙被做成紙扇、卷軸并可以定制打印紙張底花 (2).JPG

  手工宣紙被做成紙扇、卷軸并可以定制打印紙張底花

 

  在宣城展廳,記者看到手工宣紙被做成紙扇、卷軸并可以定制打印紙張底花,據展臺負責人唐先佩介紹,以筆墨紙硯為代表的宣城文化被融合為一個個系列,賀新春系列,以紅色的主色調的禮盒內,毛筆、硯臺、宣紙、印璽等一應俱全,這一“新組合”讓不少參觀者耳目一新,紛紛詢價。(記者 張毅璞 劉玉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