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40多年的磨礪,秉承合肥前輩謎人的精神,昔日的猜謎少年,如今已成長為合肥市燈謎協會的會長。
作為“廬州燈謎”市級非遺傳承人之一,吳家宏和他的團隊將燈謎引入校園,引入社區,參與各種節日慶典文化活動,與時俱進,為傳統的燈謎活動在新時代賦予了新的意義和內涵。
“未來,很想把淮浦街一段申報成廬州燈謎文化街。”已過了知天命的年紀,吳家宏現在想得更多的是,能為合肥打造“文化強市”做些什么,為合肥的傳統文化留下點什么……
少年愛猜謎
“我上中學時,就有些偏文科,喜歡借各類雜書看。”說起對燈謎的偏愛,年過半百的吳家宏仍記得書籍對自己一生的影響,“十二三歲的時候,看到一本《民間謎語》的書,愛不釋手,產生了極大的興趣。”
而恰在這時,合肥市工人文化宮燈謎研究組成立了,全國燈謎界泰斗級人物吳仁泰先生連續4年在《合肥晚報》“逍遙津”副刊發表千余篇謎文,通過閱讀吳仁泰先生的謎文更增添了吳家宏對燈謎的癡迷。
1985年春節,還在上高中的吳家宏,因為愛好,參加了工人文化宮舉辦的猜謎活動。
“因為獲得了不少的獎品,也引起了活動的組織者范淑敏老師的注意,她還送了一些《中國謎報》給我。”說起自己的兩位燈謎領路人,吳家宏充滿了感激之情,“兩年之后,經范老師介紹,我加入了這個組織,并師從吳仁泰先生學習燈謎制作。”在吳仁泰先生悉心指導下,經過多年的潛心學習,吳家宏在猜、制謎方面屢屢獲得全國性或國際性燈謎競賽獎項,成為安徽謎壇屈指可數的一員驍將。
不忘前所依
“合肥謎協一路走來,得到了合肥市總工會及合肥市工人文化宮的大力支持。”盡管合肥市燈謎協會自去年10月起已歸屬合肥市文旅局管理,但是吳家宏對老東家仍心存感激。
“合肥市總工會及合肥市工人文化宮為合肥燈謎文化的發展做了大量的基礎性的推動工作:長期提供了辦公場所;2001年發起成立了合肥市燈謎協會,出版刊印了從謎組成立到2020年31期‘全國十大謎刊’之一的《廬州虎跡》;2009年主持了朱旭銘、陳清遠和我拜師吳仁泰先生的收徒儀式……”稍停片刻,吳家宏突然提高了音量:“最重要的是,合肥市總工會、合肥市工人文化宮積極介入,與中華燈謎學術委員會達成共識,將‘中華元宵燈謎節’品牌永久落戶合肥,中華元宵燈謎節已經成功舉辦了兩屆,為合肥燈謎文化的繁榮增添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可以這么說,沒有上級單位和領導的支持,就沒有合肥謎協的今天。”吳家宏坦言。
“四進”傳非遺
近幾年,吳家宏和合肥謎協的會員們積極推動燈謎“四進(進校園、進社區、進節日、進慶典)”活動,將“廬州燈謎”非遺品牌擴展到千家萬戶、影響到合肥周邊。
“現在,文化自信的理念已深入人心,非常有利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播。”面對如火如荼的燈謎“四進”活動,吳家宏和他的團隊隊員也是信心滿滿。
除了每年春節為合肥市文化館舉辦新春文化廟會提供燈謎專項服務,每逢元宵、五一、端午、國慶、中秋等重要節假日,合肥謎協均會舉辦燈謎文化活動,讓廣大市民近距離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
“我們圍繞‘兩學一做’、新中國成立70周年、建黨百年等主題,制作謎面,既宣傳了黨的中心工作,也極大豐富了人民群眾的業余文化生活。”身為會長的吳家宏深知“潤物細無聲”的道理,“我們承辦了兩屆由中共合肥市委宣傳部和合肥市教育局聯合主辦的‘廬州校園燈謎大會’,燈謎進校園,我們也是循序漸進,一步一個腳印地推進。”
截至目前,合肥謎協已在包括安徽電氣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合肥一中、合肥八中、南門小學上城國際分校在內的近百所學校開設了燈謎社團課,舉辦校園燈謎展猜和校園燈謎競賽等非遺傳承活動,參與學生超1萬人次,培訓總課時超2000小時。兩次推薦和培訓了合肥的學生參加央視“中國謎語大會”。
愿望有底氣
2021年3月,合肥市燈謎協會入駐瑤海區的淮浦街——南淝河與板橋河的交匯處——古時廬州八景之一“淮浦春融”所在地,這是瑤海區打造的生態歷史文化第一街。對于未來的發展方向,作為協會會長的吳家宏,有他自己的想法,“想把這里打造成全國第一條以燈謎文化為主題的文化街。”
對此,吳家宏底氣充盈:
“中華元宵燈謎節”品牌已歷史性地永久落戶合肥,可以充分利用,帶動文旅經濟。
目前,合肥謎協還保持著在國際性、全國性燈謎競賽奪冠次數最多(11次)的紀錄。
2019年,合肥謎協被中華燈謎學術委員會授予“全國最佳燈謎社團”,這在全國尚屬首例。
“燈謎進校園”活動已在合肥開展十多年,時間之長,范圍之廣,數量之多,位居全國省會城市前列。
淮浦街已分別被安徽歷史文化研究中心、市文旅局授予“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基地”“市級非物質遺產傳習基地”。
合作謀大計
近期,合肥市詩詞學會會長蔡玉啓、合肥市楹聯學會會長張家安一行走訪了位于淮浦街的合肥市燈謎協會,也與吳家宏探討了合作事宜。
“猜謎和制謎,是燈謎的兩面。為了培養提高小謎友綜合知識儲備,加強孩子們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認同感和自豪感,我們在今年國慶節,舉辦了一場以小學生為參加對象的古典詩詞知識擂臺賽,反響強烈。”雖然廬州燈謎如今已擁有較為廣泛的學生基礎,但吳家宏感到身上的擔子有些重,“畢竟我們不是古詩詞專家,有些力不從心。”
聽到這,蔡玉啓會長一下子提起了精神:“我們詩詞學會雖然大部分是老人,但近些年,有很多中青年詩詞愛好者入會,為詩詞學會注入了新的有生力量。近期,省里開始籌備詩詞大會,明年,合肥市詩詞學會還將迎來成立30周年,培養下一代愛好古詩詞,我們責無旁貸。希望與合肥謎協、楹聯學會攜手合作,促進中國傳統詩詞文化的發展。”
“對聯是詩中詩。每年我們都和《合肥晚報》合作,在全國范圍內征集春聯。”張家安會長一說起對聯,就想起了《合肥晚報》,“除了每年春節前開展的寫春聯、送春聯活動,我們還為撮街、逍遙津公園等地撰寫了楹聯。位于合肥東北部的七里塘小學因為廣泛開展燈謎和對聯教學,去年底被教育部認定為第三批全國中小學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學校。”
三位會長表示,今后將進一步加強聯系,互通有無,緊密合作,共同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貢獻力量。
步出燈謎協會交流場地,三位會長一行8人游覽了淮浦街。
“如果兩家學會能來淮浦街,發揮各自領域的特長,經常合作舉辦多形式的傳統文化活動,為這條街的傳統文化氛圍增色添彩,那在全國也是獨一無二的。”吳家宏臉上露出了不可抑制的笑容。
“哈……哈……哈哈……”眾笑聲在淮浦亭上空回響。(信息來源: 合肥在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