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合肥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音樂表演專業40名師生,走進巢湖市蘇灣鎮開展“司集民歌文化研學”活動。通過實地探訪、民歌學唱、非遺傳承人互動等形式,深入感受巢湖民歌的獨特魅力,助力非遺文化傳承與創新。
民歌之鄉傳唱經典
在蘇灣鎮坊集農家書屋內,國家級巢湖民歌傳承人李家蓮、省級民歌傳承人雷玉君、市級巢湖民歌傳承人崔道英及民歌手李正鳳、劉宗珍、劉士貴、尹風云,為師生們傾情演繹了《新打的小船亮光光》《舂米號子》《勞動號子》等經典曲目。他們是老中青三代人,其中年齡最大的80歲,最年輕的30多歲。“這些民歌承載著巢湖人民的生產生活智慧,每一句歌詞都是歷史的回響。”傳承人李家蓮動情地說道。學生們在李家蓮老師的指導下,用當地方言跟唱,親身體驗傳統音樂的魅力。
溯源文化根脈
研學團隊隨后前往司集民歌發源地,在田間地頭深入了解這一非遺項目的起源與發展。在巢湖博物館,豐富的農耕器具展品和民歌史料讓同學們直觀感受到藝術與生活的緊密聯系。“看到這些農具,我更能理解民歌中勞動號子的力量感。”一位學生感慨道。
共話傳承創新
在李家蓮民間文藝工作室的座談會上,該校帶隊老師詹紅亞表示:“今天了解、學習巢湖民歌可以讓音樂表演專業的學生更加了解和熱愛自己的民族文化,增強民族自信心,從而更好地傳承優秀傳統文化。”
蘇灣鎮文化站站長司世政表示,此次活動是校地合作的成功范例,既為非遺傳承注入青春活力,也拓展了農家書屋的服務功能。據悉,合肥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將持續開展此類文化研學活動,推動優秀傳統文化在學前教育領域的創造性轉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