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市、縣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 近年來,全省各地、各部門、各單位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不斷加強安全生產工作,全省安全生產形勢總體穩定向好。但是,安全生產事故總量依然較大,隱患整改的基數依然較大,事故多發頻發的勢頭未從根本上扭轉。為進一步強化安全發展意識,全面提升安全生產工作水平,省政府決定于2015年9月至2017年底,在全省開展安全生產“鑄安”行動。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總體要求 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安全生產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始終堅持以人為本、生命至上,把安全發展理念貫穿到經濟社會發展各個方面,把安全生產管理規范、規程、規定貫徹到一切生產和工作中,把安全工作責任和追責要求不折不扣落實到位,以更加堅決的態度、更加務實的作風、更加有力的舉措,在全省開展安全生產“鑄安”行動,覆蓋所有地區、所有行業領域、所有生產經營單位,不留盲區、不留死角、不留余地、不留尾巴,建立問題清單、責任清單、整改清單,深入開展“打非治違”、專項整治、隱患排查,著力增強依法治安能力、科技治安能力、從嚴從實治安能力,促進全省安全生產形勢實現根本好轉。 二、主要任務 (一)深入開展“打非治違”。堅決打好打非治違“阻擊戰”,按照“全覆蓋、零容忍、嚴執法、重實效”的總要求,堅持共性和特性相結合,嚴格執行“四個一律”(對非法生產經營建設和經停產整頓仍未達到要求的,一律關閉取締;對非法生產經營建設的有關單位和責任人,一律按規定上限予以處罰;對存在非法生產經營建設的單位,一律責令停產整頓并嚴格落實監管措施;對觸犯法律的有關單位和人員,一律依法嚴格追究法律責任),采取停產、停建、停電、停止供應民用爆炸物品、扣押、關閉等措施,集中打擊、整治當前表現突出的非法違法、違規違章行為,依法停產整頓一批嚴重違規違章企業,關閉取締一批非法違法生產經營單位,嚴厲懲處一批非法違法單位責任人,進一步規范安全生產秩序,大幅減少因非法違法行為造成的事故,有效防范和堅決遏制重特大事故發生。 (二)強力推進專項整治。堅決打好專項整治“殲滅戰”,突出重點行業領域,堅持綜合施策、重在治本,依法推進小煤礦和非煤礦山整頓關閉,深入開展煤礦瓦斯和水害、危化企業、危化品罐區、油氣輸送管道、加油(氣)站、建筑施工和特種設備等領域安全專項整治,全面實施公路安全生命防護工程、消防安全防火墻工程,切實加強粉塵作業使用場所安全專項檢查、長江等內河客運安全管理、職業病危害專項治理等,提高本質安全水平。 (三)全面深化隱患排查。堅決打好隱患排查“圍剿戰”,建立健全安全監管常態機制,在各生產經營單位認真開展自查的基礎上,采取“四不兩直”(不發通知、不打招呼、不聽匯報、不用陪同和接待,直奔基層、直插現場)暗查暗訪、隨機抽查、“回頭看”檢查、交叉檢查、專家會診等方式,全面檢查全省所有地區、所有行業領域、所有生產經營單位,力求將監管延伸到每個角落、每道工序。對排查出的隱患,建立隱患整治問題清單、責任清單、整改清單,確保整改措施、責任、資金、時間和預案“五落實”。對隱患排查、監控、治理、驗收全過程實行簽字確認、存檔備查,確保隱患整治經得起時間檢驗和實踐檢驗。 (四)強化依法治安能力。深入貫徹落實《安全生產法》,全面推進依法治安。加快推進《安徽省安全生產條例》和礦山、道路交通、建筑、消防、特種設備、油氣管道等行業領域的地方性法規、規章的修訂制訂工作,健全安全生產法治保障體系。規范運行安全生產監管部門權力清單、責任清單,制定完善事中和事后監管辦法,推廣安全生產責任保險,建設安全生產誠信體系,提高監管服務水平。加大安全生產監管執法力度,嚴格事故查處,對典型事故實行提級調查、掛牌督辦,查處結果及時向社會公布。深入開展安全生產監管執法機構規范化、標準化建設,強化基層監管執法力量,調整優化監管人員結構,力爭到2017年底實現專業監管人員配比不低于在職人員的75%。探索實行派駐執法、跨區域執法、委托執法和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加強和規范鄉鎮(街道)及各類開發園區安全生產監管執法工作。 (五)提升科技治安能力。組織申報和實施國家安全生產科技項目,強化災害治理科技攻關、關鍵技術裝備研發推廣,加強重點行業領域物聯網監控系統應用監管。通過示范帶動、標準引領,在煤礦、非煤礦山、危險化學品等高危行業大力推進“機械化換人、自動化減人”,引導企業實施機械化、自動化改造,加快淘汰落后技術裝備,力爭到2017年底實現高危作業場所作業人員減少30%以上。加快建立省、市、縣安全生產綜合信息平臺,實現事故隱患排查治理、重大危險源監控、安全誠信、安全生產標準化、安全教育培訓、安全專業人才、行政許可、監測檢驗、應急救援、事故責任追究等信息共建共享。大力提升安全生產“大數據”利用能力,加強安全生產周期性、關聯性等特征分析,做到檢索查詢即時便捷、歸納分析系統科學,實現來源可查、去向可追、責任可究、規律可循。 (六)增強從嚴從實治安能力。結合“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全面加強安全生產監管隊伍思想、作風和業務建設,強化紀律約束和執法監督,切實做到公正執法、嚴格執法、文明執法。壓實各方責任,堅持“黨政同責、一崗雙責、失職追責”,加快實現“五級五覆蓋”和企業“五落實五到位”,加強責任查處追究,嚴格實行安全生產“一票否決”,確保安全生產各項措施落到實處。加大各級政府和企業安全投入,建立健全隱患排查治理體系和安全預防控制體系。不斷改進監管方式方法,推行安全生產網格化動態監管機制,力爭到2017年底覆蓋所有生產經營單位和鄉村、社區。加強安全教育培訓,增強全社會安全意識和安全技能,營造良好的安全生產環境。 (一)加強組織領導。全省安全生產“鑄安”行動在省政府領導下,由省政府安全生產委員會統一組織開展。省政府安全生產委員會辦公室負責制定年度行動計劃,細化工作要點,加強協調銜接。各地要結合實際制定實施方案和年度行動計劃,統一組織開展轄區內的“鑄安”行動。各有關部門要加強對本行業領域的指導協調和監督檢查,形成工作合力。各生產經營單位要切實履行安全生產主體責任,組織開展自查自糾,全面提高依法依規生產經營水平。省政府安全生產委員會將把“鑄安”行動開展情況納入年度安全生產目標管理考核,嚴格兌現獎懲。 (二)深入宣傳引導。各地、各部門、各單位要持續開展“鑄安”行動宣傳,運用各類宣傳載體,采取制作專題節目、印發宣傳資料、舉辦講座論壇等多種形式,引導廣大企業職工和社會公眾積極參與和支持“鑄安”行動。要及時總結和宣傳開展“鑄安”行動的先進典型和經驗做法,對典型案例和嚴重非法違規行為公開曝光,強化警示和震懾作用。要建立健全獎勵制度,鼓勵舉報安全隱患、提供調查線索,發揮社會監督和輿論監督作用,促進“鑄安”行動深入開展。 (三)統籌協調推進。各地、各部門、各單位要真正深下去、嚴起來,把開展安全生產“鑄安”行動與當前正在進行的安全生產大檢查、“打非治違”、危險化學品專項整治等“三項行動”相結合,與實現年初確定的“六個持續下降目標”相結合,注重統籌,標本兼治,加強協調,務求實效。
安徽省人民政府 2015年9月15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