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山區圖書館建設項目日前進入全面提速階段,內裝工作即將全面展開。按照計劃,三個月后,風格迥異、配套齊全、功能完善的區圖書館將雛形初顯,并力爭在今年底正式開放。未來,該圖書館還將打造成國家一級圖書館。
圖書館內裝工作計劃三個月完成
據了解,區圖書館項目是區“三館兩中心”(即文化館、圖書館、檔案館、青少年活動中心、社區服務中心)重要組成部分,于2012年5月開工建設。
7月16日,記者在位于南七街道丁香社區三郢路上的區圖書館項目建設現場看到,工人師傅們正在著手開展內裝工作,部分施工機器已進入內場。“預計三個月時間可以完成內裝工作。”施工現場一名負責人向記者介紹,內裝內容主要包含水、電、墻面、功能區劃分及后期的軟裝。
新建的區圖書館分布在“三館兩中心”綜合項目的裙樓一、二層位置,總面積約2500平米,同時該圖書館還將于3、4層的文化館實現資源共享,實現“一館多用”,預計整體面積可達5000平米。
向傳統圖書館說“bye”
大家可能都知道傳統的圖書館基本采用多隔間設計,空間密閉,閱讀一般只能站立……置身其間,不自在與壓抑的感覺如影隨行。
而新建的區圖書館在功能定位、設計布局上則秉持“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注重功能的適用性、空間的宜人感、尺度的近人化,采用大空間、混合式、動靜分開、功能漸變的設計格局,徹底向傳統模式說“bye”!
區文化局相關人員介紹,在功能區域劃分上,區圖書館遵循動靜隔離、穩定性與流通性分離、成人閱讀與少兒閱讀分離的原則。其中,1F功能區設置固定展廳、 活動展廳、少兒閱讀區 、圖書漂流交換區、殘疾人閱讀室、服務臺;2F功能區設置文化藝術沙龍 、電子信息服務區、視聽區、期刊閱讀區、綜合書庫、主題閱讀區、自助借閱 、引導臺。同時,以區圖書館為核心,還將向周邊社區展開外延服務的總分館模式。
根據計劃,今年底,區圖書館將完成基礎建設,滿足開館基本條件,藏書達5萬冊;2015年--2016年完成網絡和圖書館外延、服務終端建設,包括數字化建設、智能化建設;2017年,完成文化部區級一級館建設目標,實現全閱讀模式。
服務將實行“外包”
據了解,通過前期充分論證和調研,建成投用后的區圖書館將采用“政府投入、委托運管、業主監督、免費開放”的方式進行運行管理,并通過制定服務標準、引入競爭機制和科學評估監督機制全面實行對外包公司的監控。
實行服務外包有哪些優點和好處?區文化局相關人員介紹,通過政府購買服務、企業提供服務的“外包”形式,能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不僅能使公共圖書館的運營成本降低,還能使服務達到專業水準。(李燕茹 許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