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少妇高潮|亚洲成年人影视|黑料不打烊吃瓜爆料反差婊|欧美激情一区二区三区视频高清

廬陽剪紙:一株特別的“非遺”之花

日期:2018-01-04  點擊:2746  屬于:基層動態(tài)

 

  

張愛源的剪紙作品

    中國民間剪紙源遠流長,雖然處于江淮之間的合肥并不是剪紙的代表區(qū)域。但合肥剪紙卻是一朵瑰麗的藝術奇葩。借助一把小小的剪刀,在色紙上鏤刻出千變?nèi)f化的圖案,讓生活中許多人們熟悉的形象惟妙惟肖地在紙上再現(xiàn)。

  不一樣的廬陽剪紙和大部分的中國民間剪紙一樣,廬陽剪紙有著許多共性,但作為江淮之間一朵瑰麗的藝術奇葩,它也有著自己的獨特之處。首先,廬陽剪紙是江淮農(nóng)耕社會的產(chǎn)物,與時代息息相關,與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關聯(lián),比如民間傳統(tǒng)鞋花、枕花、窗花、帳沿、圍裙、護袖、衣服、襪子等,反映勞動人民對生活的熱愛;喜花(結婚時貼用)“鴛鴦戲蓮”寄托“夫妻恩愛”之情;窗花“金虎送寶”則是期盼“生活富足、金錢遍地”;“八仙過海”“天仙配”表現(xiàn)出不同歷史時期蕓蕓眾生對理想的追求。其次,廬陽剪紙技法在合肥農(nóng)村是一種很普遍的群眾藝術,剪紙的技法也比較單一。其中屬于程序語言的“梳子狀”和“鋸齒狀”技法使用最為廣泛,其次為條狀和網(wǎng)狀的刀法。只用剪刀一種工具就能完成一幅幅生動流暢、天真自然、質(zhì)樸大方、相從心生的作品。正是這些因素,使得傳統(tǒng)手工剪紙技藝相對保持原始古拙、自然想象、隨心所欲的韻味。最后,江淮之間的山光水色賦予廬陽剪紙以靈秀,淝水之畔的人杰地靈哺育了廬陽剪紙的精巧構思。廬陽剪紙作品寄托著人們的審美情趣和藝術追求,其表現(xiàn)形式和手法,代表著剪紙藝術發(fā)展創(chuàng)新的方向,體現(xiàn)出剪紙這一民間藝術形式所具有的強盛的藝術生命力和博大的藝術包容性。他們,代表了廬陽剪紙說起廬陽剪紙,就不得不說出生于1923年,2014年91歲去世的,號稱“花大姐”的張愛源老人。張愛源是合肥市包河區(qū)駱崗鎮(zhèn)民間藝人。他雖是男人,但人們卻戲稱他為“花大姐”。他自幼聰明伶俐,拿起剪刀能剪紙,拿起銹針會繡花,做衣服、鞋帽,扎燈籠、花船,手工藝活無所不會,無所不精。

  江淮之間的山光水色賦予張愛源以靈秀,淝水之畔的人杰地靈哺育了張愛源的巧思。他的剪紙作品風格變化多端,粗獷有力的有之,拙中見巧的有之,圓潤細膩的有之。這些作品大者二三米,小不盈寸。他特別善于將圖案作平衡處理,在勻齊中求變化。其作品在造型空間表露出流暢的藝術語言,能給人以變化無窮的感受,越看越耐看,令人回味無窮。張愛源的剪紙作品的特點是細、像、神。如《貓戲蝶》,貓身上的毛發(fā)細到根根可數(shù),貓眼睛可見雙眼皮,眼睫毛又細又長。在形“像”的基礎上,作者捕捉貓撲蝶的瞬間神態(tài),兩只爪子直立向上,可見到貓平時縮在爪子肉墊的鉤形爪尖已伸出。整個貓的神態(tài)栩栩如生、呼之欲出。他創(chuàng)作的剪紙《噴龍》、《喜鵲鬧梅》、《蝴蝶》等50多幅作品先后發(fā)表于《人民日報》、《安徽日報》、《文化周報》等報刊。他制作的彩燈獲首屆廬州燈會一等獎,設計的繡花鞋、枕套遠銷中東、東南亞等國家。而唐定蘭應該是合肥剪紙的另一個代表性的人物,她出生于1925年,現(xiàn)已93歲高齡。唐定蘭老人用一把剪刀,憑著心靈手巧,創(chuàng)作出許多生動活潑、寓意吉祥、反映時代精神的新作品。她的作品構圖簡潔、形象生動,剪口清晰,想象豐富。她剪下的人物、物品、花、鳥、魚、蝶無不神形兼?zhèn)洌巳雱佟L贫ㄌm老人剪紙題材常見為花卉瓜果、鳥獸魚等。

  唐定蘭剪紙與眾不同之處還在于她能邊剪邊唱,繪聲繪色。用一把剪刀,憑著心靈手巧,剪出的作品栩栩如生。現(xiàn)年65歲的葛崇云老人是合肥剪紙的另一個代表性人物,他的剪紙完全是靠自學成才。從小酷愛美術的他始終沒有放下對美術的喜愛,愛上剪紙后,他心里最渴望的就是剪出一幅毛主席肖像。第一次,畫樣子他畫了改,改了再畫,畫了一整天,就是擔心樣子畫不像,剪出來不像。葛老家存的毛主席畫像就有120多幅,2007年還在安徽名人館展覽過。在葛老的房間里就掛了三幅毛主席肖像剪紙。除此之外,葛老還創(chuàng)作了《三國人物》系列剪紙。這部作品耗時最長,三月有余。這幅長卷作品18米長,53位人物,包括劉備、張飛、關羽等,唯一的女性人物則是貂蟬,每一個人物都表情各異,連騎的馬造型都不一樣,張飛的霸氣、關羽的瀟灑等都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在傳承中發(fā)展作為一項“非遺”項目,慶幸的是,廬陽剪紙一直在傳承發(fā)展,特別是2010年,合肥剪紙協(xié)會成立后,合肥的剪紙愛好者有了一個自己的家,一個自己的藝術交流平臺。合肥剪紙協(xié)會成立幾年來,培養(yǎng)了一大批剪紙愛好者。像葛崇云老人就在大楊鎮(zhèn)老年大學、育新小學都開辦了剪紙學習班,每周一節(jié)課教感興趣的老人和孩子們學習剪紙。這些年來,只要有人向他請教剪紙方面的問題,他都會主動傳授,希望能有更多的人感受到這門藝術的迷人之處。而現(xiàn)在合肥多所學校也開展剪紙教學,將剪紙藝術有效地引進了課堂。目前,合肥三聯(lián)學院已經(jīng)開設剪紙專業(yè)課,學院也成立了剪紙協(xié)會。師范附小本部、逍遙津小學等多所學校已經(jīng)開設常態(tài)化的剪紙課,剪紙藝術正逐漸在合肥生根發(fā)芽開花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