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月來,肥西縣古埂公園文化廣場上人頭攢動,中國中部花木城報告廳內座無虛席,社區里鑼鼓喧天,敬老院里笑聲不斷……由肥西縣文廣新局主辦的各類展演和惠民演出活動吸引了無數居民的目光,他們紛紛趕來觀看演出。
今年已經70歲的李奶奶一大早乘坐公交車往演出地花木城,希望自己早早的出行能占到最佳的觀看位置。她說,這個活動辦得太好了,演出太精彩了,尤其是展演期間,每天都能看到整場廬劇的表演,我一場都沒落下過,演出到哪我就追到哪。還有的老人因為找不到座位,就自帶了小板凳坐在走廊上觀看。2018年以來,肥西縣密集舉辦的各類文化惠民活動引發了居民的“追戲”潮。
為豐富群眾業余生活,肥西縣不斷推陳出新,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文化活動。針對居民的文化需求,肥西縣開展了送戲進村居、進社區、進學校、進敬老院等等一系列惠民文化活動。從上派出發到高店鄉儀城村,大約需要1個半小時的路程,盡管路途較遠,但是演出時間、質量、效果卻沒有受到影響。精彩有演出得到了當地群眾的點贊,演職人員也受到鼓舞,來自合肥演藝公司的演職人員說,只要群眾喜歡,大家愛看,我們再辛苦也值了。“送戲進萬村”演出作為肥西縣的品牌惠民活動已成為居民們追捧的熱門兒活動,演出團體走到哪兒,群眾就追到哪兒。夏季,面對高溫的炙烤,肥西縣一方面做好演出時間與群眾的空閑時間精準對接,提前做好宣傳,向群眾告知演出節目內容及時間,設置節目預告小黑板、現場發放節目單,一方面在多個鄉鎮開啟“夜場”模式,251場演出讓基層群眾過足了戲癮。
除了每年一次的民營文藝院團展演活動外,每月一場 “文明伴我行?月末大舞臺”文藝演出、251場的送戲進萬村活動、民間民俗文藝展演、市民大舞臺活動,以及重大節慶期間肥西縣都會組織群眾喜聞樂見的活動。通過深挖節日文化內涵,拓展內容形式,創新活動方式等,圍繞紀念改革開放四十周年和肥西建縣七十周年主題,宣傳十九大精神,創作并推出接地氣、有生氣的文藝作品。
今年以來,肥西縣著力于滿足基層群眾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以打造高質量文化供給為己任,讓居民的文化獲得感和幸福感不斷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