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少妇高潮|亚洲成年人影视|黑料不打烊吃瓜爆料反差婊|欧美激情一区二区三区视频高清

總書記關心的事,安徽這樣干

日期:2021-03-22  點擊:2996  屬于:理論學習

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青海代表團審議時強調:

  高質量發展是“十四五”乃至更長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主題,關系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全局。高質量發展不只是一個經濟要求,而是對經濟社會發展方方面面的總要求;不是只對經濟發達地區的要求,而是所有地區發展都必須貫徹的要求;不是一時一事的要求,而是必須長期堅持的要求。各地區要結合實際情況,因地制宜、揚長補短,走出適合本地區實際的高質量發展之路。要始終把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放在心上,堅定不移增進民生福祉,把高質量發展同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緊密結合起來,推動堅持生態優先、推動高質量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有機結合、相得益彰。

  我省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和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安徽重要講話指示精神,經濟社會發展取得新成效,民生保障和社會建設得到新提升。 “十四五”期間,我省將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實現更大突破。

  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走高質量發展之路

  “十三五”期間,我省堅持以新發展理念引領發展行動,高質量實施五大發展行動。五年間,我省經濟實力、科技實力、綜合實力躍上了一個新的大臺階,在全國發展格局中實現從“總量居中、人均靠后”向“總量靠前、人均居中”的歷史性跨越。

  今后五年,我省將積極打造科技創新策源地,統籌原始創新、技術創新、制度創新,構建科技創新攻堅力量體系,建設科技強省、創新安徽,注重提升競爭力。打造新興產業聚集地,堅持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方向,實施十大新興產業高質量發展行動、未來產業培育工程,發展數字經濟,注重提升生存力。打造改革開放新高地,貫徹國家重大戰略,深化營商環境、國資國企、農業農村等重點改革,發揮開放平臺作用,注重提升發展力。打造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區,繼續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統籌“兩帶三區一園”建設,推深做實河(湖)長制、林長制,注重提升持續力。爭創國家共同富裕示范區,持續實施民生工程、中等收入群體倍增工程,開展城市更新行動、鄉村建設行動,注重提升向心力。

  順應人民新期待,持續保障和改善民生

  2020年,我省累計投入1213.6億元,推動順利完成33項民生工程任務。統籌撥付249.5億元,支持基礎教育普及發展,推動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支持高校高峰學科建設,推進教師隊伍建設改革,認真落實學生資助政策。統籌26.5億元,支持文化強省、體育強省建設。統籌各類穩就業資金39.2億元,推動落實就業優先政策。支持構建多層次養老服務體系。推動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財政補助標準進一步提高。支持深入開展“鑄安”行動,強化食品藥品安全監管,開展掃黑除惡專項斗爭,持續推進“智慧皖警”建設,支持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推動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

  順應人民新期待,推動民生福祉實現更大進步。“十四五”期間,我省扎實推動共同富裕,提高低收入群體收入,構建農民持續增收長效機制,實施中等收入群體倍增工程。強化就業優先政策,健全就業公共服務體系,持續實施“創業江淮”行動計劃。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實施學前教育普及普惠、義務教育質量提升、普通高中擴容建設等工程,提升職業教育服務發展能力,加快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完善社會保險制度,加強分層分類的社會救助體系建設。全面推進健康安徽建設,改革完善公共衛生體系和衛生健康服務體系,加快醫療衛生資源提質擴容。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構建居家社區機構相協調、醫養康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完善城鄉基層治理體系。建設創新型文化強省。打造更高水平的平安安徽。

  開啟鄉村振興新征程,建設社會主義新鄉村

  糧食等重要農產品生產站穩新臺階,農村公共服務和公共基礎設施建設有力推進,徽風皖韻美麗鄉村遍地開花……“十三五”以來我省鄉村振興戰略碩果累累,農民群眾幸福感不斷提升。五年來,我省糧食總產站穩800億斤臺階,肉蛋奶、蔬菜等重要農產品供應充足。截至去年底,全省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目標任務基本完成,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超過85%,行政村生活垃圾收運處置體系覆蓋率100%。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整省試點任務全面完成。“十三五”時期,我省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5年的10821元增加到2020年的16620元,由全國第18位升至第11位,位次提升幅度居全國第1位。

  “十四五”期間,我省將堅持鄉村振興這個新時代“三農”工作總抓手,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努力實現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開啟鄉村振興新征程。具體說來,我省將構建防止返貧致貧的產業、就業幫扶長遠發展體制機制;實施鄉村產業振興計劃,打造百億級產值龍頭企業、千億級產值農業產業化集群;深化農村改革,健全城鄉融合發展機制,進一步激活農村資源要素、激發強勁內生動力;促進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信息來源: 安徽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