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公共文化服務信息化建設實施辦法
日期:2013-07-06
點擊:6321
屬于:法規政策
根據文化部、財政部《關于進一步加強公共數字文化建設的指導意見》(文社文發〔2011〕54號)精神,現就我省2013年公共文化服務信息化建設(公共電子閱覽室)制定如下實施辦法。
一、指導思想
深入貫徹黨的十八大和省九次黨代會精神,立足建設充滿活力的文化強省目標,以現代信息技術為支撐,以資源建設為重點,努力滿足信息技術環境下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充分發揮公共數字文化建設在傳承先進文化、傳播科學知識、提高公民文明素質方面的重要作用,構建新時期公共文化服務的新平臺、新陣地。
二、目標任務
以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網絡設施為基礎,依托各級公共圖書館、鄉鎮/街道文化站、社區文化活動室,實施公共電子閱覽室建設,建成內容豐富、技術先進、覆蓋城鄉、傳播快捷的公共文化信息化服務體系,為廣大群眾提供豐富便捷的公共數字文化服務,保障信息技術環境下公共文化服務的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
與文化部、財政部公共電子閱覽室建設計劃同步實施, 2013年建成500個鄉鎮、20個街道、39個社區公共電子閱覽室。
三、實施內容
(一)網點建設
以文化共享工程網絡為基礎,以鄉鎮、街道文化站、社區文化活動室為陣地,按照文化部下發的《公共電子閱覽室配置標準》,配備資源管理、資源展示、網絡連接等硬件設備和信息瀏覽監控等軟件設備。
(二)數字資源建設
以農業技術、務工培訓、少兒動漫、紅色歷史、經典影視、文化專題、舞臺藝術、知識講座、醫療衛生、電子書刊、益智游戲為主要內容,重點建設一批未成年人喜愛的動漫故事、益智類游戲、進城務工人員實用技能資源、地方特色資源等,采購一批群眾喜聞樂見的電影、電視節目。
(三)技術平臺建設
建立信息安全管理平臺,通過建立實名注冊制度、上網限時制度,強化上網內容監控,杜絕反動、淫穢、暴力等不良信息的侵入和傳播,確保公共電子閱覽室網絡信息安全。文化共享工程省級分中心負責全省公共電子閱覽室的信息監控管理、資源分發調度和管理信息匯總;各級公共電子閱覽室負責本室用戶的登記、信息瀏覽監控管理和信息采集。
四、資金籌措
鄉鎮、街道、社區公共電子閱覽室配置標準為每個5萬元。中央財政按照每個鄉鎮、社區各1萬元,每個街道7500元的標準補助,余下部分由省與市縣(市、區)按7∶3的比例承擔。市級對62個縣(市)和14個縣改區不承擔配套資金。
五、保障措施
(一)嚴格建設標準,保證建設質量
公共電子閱覽室按照鄉鎮和社區不少于10臺、街道不少于12臺電腦終端的標準配置設備,以寬帶形式接入互聯網,改造配套設施,建成規范化的公共電子閱覽室,向社會公眾免費開放。軟硬件配置嚴格按國家標準執行,實現互聯兼容。
(二)堅持統一規劃,協同推進實施
堅持統一規劃,分級負責。縣(市、區)人民政府為公共文化服務信息化建設項目的責任主體,對所屬項目的投資安排、項目管理、資金使用、實施效果負總責。文化行政管理部門負責項目的實施、檔案管理、信息報送、制度建設及運營管理養護等工作。財政部門負責安排配套資金和項目資金的撥付與管理。
(三)加強培訓指導,提高專業技能
在業務培訓與技術指導方面,以文化共享工程各級中心為依托,邀請國家中心專家授課指導,各級中心向基層輻射的分層培訓與指導模式。通過多層次、專業化的培訓,提高我省數字文化從業人員的專業水平、業務技能和管理能力。
(四)加強服務宣傳,提高“三率”水平
建成的公共電子閱覽室,要及時向群眾開放,積極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數字文化服務,提高利用率;同時加大宣傳力度,通過各種渠道廣泛宣傳公共電子閱覽室的建設情況和服務內容,提高知曉率;要嚴格日常管理,不斷改善服務,提高滿意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