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輝煌黨史映初心,百幅非遺剪紙頌黨恩。7月11日上午,長臨河鎮非遺作品展在肥東縣博物館三樓正式開展,此次展出的剪紙藝術品共計99副,共分為《先鋒人物》、《紅色歷史》、《長臨美景》三個部分。據了解,展覽將持續到7月23日,隨后展覽還將繼續在長臨河老街進行布展。
耗時六個月創作一百幅
嘉興紅船、秋收起義、開國大典……每一幅剪紙作品都是一段黨史知識的縮影。這些作品由牛氏剪紙市級非遺傳承人牛家海老人耗時六個多月精心創作。據牛家海老人介紹,今年是建黨百年的特殊年份,他早在年初就開始構思,如何用剪紙的形式來展示黨的偉大百年歷程,展現新中國建設的偉大成就和家鄉翻天覆地的變化,經過六個多月堅持不懈的創作,終于完成了百副剪紙作品。
17米長卷讓人嘆為觀止
開展儀式上,牛家海創作的第100幅作品終于與公眾見面,“這一副作品我就用了三個多月!”牛家海說。這是一件長達17米的涵蓋不同時期的66個毛澤東頭像的長卷,據牛家海介紹,66個頭像圖每個都不一樣,涵蓋了毛主席從學生時代一直到晚年的各個時期,僅搜集這些形象就花了好幾個星期。
牛家海今年78歲,從小在外祖父的熏陶下開始喜歡剪紙,如今已經剪了66個年頭。牛氏剪紙是融繪畫、雕刻、剪裁等手工技藝于一體的民間手工藝術,創始自清末傳人汪家法,后由藝人吳躍南發揚傳承,在剪紙藝人牛家海的精心耕耘下得到弘揚,流傳于肥東縣長臨河鎮,并在合肥地區廣為傳播。2017年9月入選合肥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創新非遺文化講黨史
據了解,自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長臨河鎮依托深厚的文化底蘊、充分發揮眾多非遺在進一步推動黨史學習教育中的作用,省、市非遺傳承人紛紛將黨史知識融入到文藝作品中,一大批包蘊紅色知識的剪紙、根雕、泥塑等藝術作品紛紛涌現。前來參觀市民表示:“這種學黨史的形式很新穎,許多非遺作品十分形象、很生動,讓我們在欣賞非遺藝術品的同時,也能接受黨史學習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