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少妇高潮|亚洲成年人影视|黑料不打烊吃瓜爆料反差婊|欧美激情一区二区三区视频高清

第六屆合肥市基層文藝調演圓滿落幕

日期:2019-12-04  點擊:21150  屬于:免費開放

 

近日,由市委宣傳部、市文化和旅游局主辦,合肥文廣集團、合肥演藝股份有限公司承辦的第六屆合肥市基層文藝調演“冬之歌”民歌專場比賽落幕。至此,本屆基層文藝調演活動也畫上了圓滿的句號。

從2012年舉辦至今,這場群眾演、群眾看的盛會,按照四季時序依次上演“春之舞”“夏之樂”“秋之藝”“冬之歌”四個篇章,如今已成為我市推動群眾性文化活動發展、豐富老百姓業余文化生活、促進基層文化建設的品牌活動。

今年,基層文藝調演活動旨在進一步推動全市群眾文藝繁榮發展,為合肥“文化強市”建設提供強有力的支撐,同時也向新中國成立70周年獻上最誠摯的祝福。

草根“文藝達人”登上夢想舞臺

11月19日,第六屆合肥市基層文藝調演“冬之歌”民歌專場比賽在合肥廣電中心1500平方米演播大廳動情唱響。來自全市的41支參賽隊伍亮出“合肥好聲音”,為觀眾獻上了一場高水平的演出。

作為本年度基層文藝調演的“壓軸戲”,“冬之歌”專場比賽以歌曲為載體,為群眾搭建了展現合肥人民精神風貌的舞臺。比賽自今年9月份啟動以來,得到了全市廣大基層群眾的積極響應。

“千個年的詩句,在鼓面上哎嘿鼓面上震蕩……”來自肥東縣的王恩兵是一位有著多年舞臺經驗的歌唱愛好者,這次他精心挑選了一首擅長的歌曲《大西北的鼓聲》作為參賽曲目。他告訴記者:“我參加過多屆‘冬之歌’比賽,在這個舞臺上我可以放聲歌唱、展現自我,而且每次都有新收獲,明年我還會參加。”

整整一天的時間,來自我市各縣(市)區、開發區的41支隊伍、50多名基層文藝愛好者放聲高歌,在舞臺上充分展示自我,展現了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而舉辦基層文藝調演的目的之一,就是要為普通群眾搭建舞臺,讓他們展示文藝才能。

“這次我的參賽歌曲是經典歌劇《小二黑結婚》的歌曲選段,我很喜歡。”來自巢湖市的小學音樂老師湯駿告訴記者,對于“冬之歌”這一平臺,他期待已久,希望在比賽中鍛煉自己,展示自己。

來自巢湖市的羅明付是一位美術老師,平日尤愛唱歌,這是他第一次參加“冬之歌”大賽,激動之情溢于言表。“唱歌是我的興趣愛好,雖然沒有經過科班學習,但我一直堅持自學。早就聽說了這個面向基層文藝愛好者的舞臺,這次能來參賽,我非常高興,在展示自己的同時還可以和其他高手交流學習。”最終,羅明付憑借一曲《西部放歌》獲得全場第二的高分。

賽場上,高手如云;評委席上,也陣容強大。

雖然參賽選手皆是“草根”群眾,但堅持“精品意識”的大賽主辦方仍邀請到最專業的評委組成強大的評審團。曹玉萍、鄺實、張祖順、洪莉、方霞等一個個響當當的名字,既讓選手們緊張,也讓他們感受到了大賽的高規格、高水準。

“本屆選手的水平都比較高,相較往年有了很大提升。很多選手不僅精心挑選符合主流藝術性的參賽曲目,還在服裝、道具及演唱形式上有所創新,內容積極向上,充滿時代氣息。”在本次大賽評委之一、安徽省音樂家協會副主席鄺實看來,舉辦這樣的大賽,讓全市各縣(市)區積極參與進來,層層選拔出優秀的選手,對于合肥市文藝事業的提升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六個“四季輪回”鑄成文化品牌

從“春之舞”到“夏之樂”,從“秋之藝”到“冬之歌”……作為一項貫穿全年的群眾文化活動,已舉辦六屆的合肥市基層文藝調演著力反映了市民積極參與加快文化強市建設的精神風貌,展現了普通勞動者奮力拼搏、夢想成真的動人畫面。

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基層文藝調演活動中,市委宣傳部還精心安排,對大賽進行了網絡直播。市民只需關注“文藝合肥”微信公眾號,在對話框中發送“春之舞”或“夏之樂”或“秋之藝”或“冬之歌”,點擊回復鏈接即可回看比賽全程。

“有了網絡直播,我們賽后還能觀看回放,既能欣賞到其他選手的精彩表演,還能查找自己演出的不足。”參賽者耿天樂開心地為此舉點贊。

發軔于2012年的合肥市基層文藝調演經過多年的“發酵”、創新,如今已成為推動我市群眾文化活動發展、豐富百姓文化生活、促進基層文化建設的品牌活動。

“文化供給不能浮于表面,更不能因循守舊、止步不前,讓百姓的‘獲得感’大打折扣。應該像經濟發展領域一樣,注重文化的供給側改革,著力提升基層公共文化服務的供給能力,既要注重群眾的共性需求,也要滿足群眾多方面、個性化的文化需求。”市委宣傳部相關負責人表示。

近年來,我市以不斷滿足群眾文化需求為創新著力點,深化公共文化供給側改革,通過開展“政府主導、多方參與、惠及百姓、貫穿全年、覆蓋全市、立體交叉”的基層文藝調演活動,讓群眾既成為文化發展的享受者,更成為文化發展的創造者,增加了群眾的獲得感,也為打造“文化強市”“文化高地”奠定了群眾基礎、提供了精神動力。

來自合肥演藝股份有限公司的戴璐曾參與過多屆基層文藝調演活動的宣傳工作,在她看來,自己和這一文化活動品牌共經歷、同成長,感觸很多。“作為大賽的工作人員,我陪伴和見證了合肥無數位基層文藝愛好者在這方舞臺展示自我、實現夢想,看著他們一路走來,堅持對藝術的追求,用才藝贏得觀眾和評委的肯定,我真真切切替他們高興。”

【“秋之藝”回眸】

風格各異 精彩紛呈

早在9月19日,第六屆合肥市基層文藝調演“秋之藝”曲藝專場比賽在1912天仙配大舞臺鳴鑼開賽。來自全市的29支參賽隊伍用多種曲藝門類獻上了風格各異、精彩紛呈的曲藝表演。

據了解,“秋之藝”篇章的表演形式以曲藝節目為主,參賽作品形式多樣,內容緊扣社會熱點,主題鮮明突出,圍繞當下百姓生活,基調積極向上,充滿時代氣息。

音樂快板《肥西畫中行》、原創相聲《二五萬戒賭》、安徽大鼓《喜壽飛花》、快板《文明蜀山紅柳樓》、廬州大鼓《史唱合肥》、小品《亮劍掃黑》等節目通過藝術展現普通勞動者奮力拼搏、追求夢想的感人故事,充分展現了我市基層群眾較強的原創能力。

“這個小品題材源自生活,是我們自己創作編排的,經過多次磨合排練,希望能取得好成績。”來自廬江縣的鄭孝榮告訴記者,他們的參賽節目《城管軼事》表現了一位城管隊員在文明執法過程中遇到矛盾,最終成功化解并贏得百姓心的故事。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此次“秋之藝”篇章中,有不少節目反映了70年來發生的翻天覆地的變化。其中,包河區推薦的小品《四大件》講述了兩代人之間的生活小差異,展示百姓生活的大變化,贏得觀眾一片好評。肥東縣文化館帶來的原創小品《將軍回瑤崗》講述了老將軍和群眾約好在瑤崗相見,共同回憶紅色歲月的故事,令在座評委印象深刻。

縱觀今年“秋之藝”曲藝專場比賽,節目質量有很大提升。曾擔任過多屆比賽評委的市曲藝家協會主席李翔對此感觸很深,“每年的比賽都有亮點,今年看到參賽選手越來越年輕,也涌現出很多新的優秀原創曲藝作品,我很欣慰。同時,我也感受到合肥基層曲藝人才隊伍在逐年壯大,這是非常可喜的事。”